熊志凌 ,字子将,斋名柳堂,1979年生于贵州江口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贵州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、铜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2014年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期西部书界新秀行草书法研修班。
其书崇尚古法,取精用宏,兼碑兼帖,自成一格。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二届兰亭展、首届草书展、首届普洱茶杯全国书法展、首届扇面书法作品展、首届西部书法展、千人千作展等全国及全省重大书法展览40余次。曾获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二等奖、首届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、全国文房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、原铜仁地区三届政府文艺奖一等奖、贵州省第四届政府文艺奖二等奖、首届铜仁市政府文艺奖荣誉奖等。
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及交流展,《中国书法》、《青少年书法》杂志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旅游卫视》等曾对其书艺作过报道;其曾为大明边城、云舍、石阡、印江等文化旅游景区和杭瑞高速公路江口段等题写楹联匾额多处,是铜仁市最具代表性的青年书家之一。
联系电话:18744882228 微信号:zjxzf2015
创作谈
如雁般,向南方
——熊志凌书法创作谈
于书法,我有一种本能的喜爱,甚而可以说是迷恋。自孩提时信笔涂鸦起,不觉已数十载。在这不长不短的日子里,蓦然回首,猛然发现我竟然将半辈子的光阴和才情都付与了一管毛锥、一纸素笺,任由花开花落,随它年复一年。墨香伴着酒香,汗水在无数个日夜轮回间,悄然风干。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愫和坚守啊,陶元亮先生悄悄地告诉我:“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。”
德国著名舞蹈家皮娜·鲍什说:“我舞蹈,因为我悲伤,所以我快乐。”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至诚感言,平凡而伟大。我自知我的平凡,也未曾希冀偶然的伟大,但那承载着中民族数千年文明信息的书法,却有如甘醇般一点一点贪婪地吞噬着我的精力、智慧和生命,而我却也欣然体味着与其相伴的日子里那种痛并快乐着的况味,无怨无悔,欲罢不能。
记得在某日的习书日记中,我曾写到:“许久以来,我便有一学书之理想,即是想通过数年努力,把颜真卿行草书写轻松,写自由,写出一种简远古拙的韵致。为此,我苦苦寻觅通往这一理想境域的阶梯。有一时,我曾交替着写何绍基,写赵之谦,写沈曾植,写翁同和,写谢无量等等,一路写来,略有所获,然似乎离我的寻绎有一定差距。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,该怎么办呢?我突然想到了楼兰残纸、走马楼和东牌楼简牍等,意欲从其间求讨到有用的消息。于是乎,一段时间以来,我便悄然走进了魏晋两汉的部分简牍遗存中,静静地赏阅着它们的古雅朴厚,慢慢地体味着其间的丝丝意趣。”这是一种近乎令我狂喜的自觉抉择,尽管景波书友在一旁悄悄提醒我说:“这是一条危险的路,能不能走通,就要看你的才情和运气”,但我选择了,就不后悔,因为这是我的心给我的答案,惟其艰难,更得挑战。
这种令自己有那么一丝小小感动的决定,让我陡然想起呼斯楞演唱的歌曲《鸿雁》的那种苍凉中隐蕴着一股无穷力量的意象,这是一种潜藏的线性张力,郁勃而绵延,于彼时的我,是多么地感到快慰和温润。我想我是多么的象那毅然决然心中执意于北方家乡的鸿雁,带着期许,带着梦想,看那江水漫长,看那秋草枯黄,任那归路遥远,任那高天苍茫,凭着那一股“酒喝干,再斟满,今夜不醉不还”的壮志和豪情,向南方,向南方!